English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1998-09-11 来源:光明日报 林泉 我有话说

在我国,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为满足社区成员各种需求的活动。社区服务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宗旨,以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大、便民利民、能就地及时解决问题为优势,以公益性、服务性、群众性、互助性为特征,深受群众欢迎,也得到了政府支持,在社区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总结社区服务的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使其走上规范化轨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服务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出现了社区服务的雏形,称为社会福利服务,主要包括在城市实行劳保、社会救济、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等。其特点是涵盖面窄,发育程度低,目标也较为简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1987年,民政部首次正式提出社区服务概念,各大中城市积极响应,并从政策上加以扶持,很快便使社区服务由点到面开展起来。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区服务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覆盖面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的20多个以居委会为单位的居民小区中,三分之一的社区服务不令居民满意,相当一部分居民没听说过社区服务,有的小区只挂了社区服务的牌子,缺乏实际内容。1997年我国城镇人口36989万人,按每千人拥有的服务网点算,现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大约为30%;二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特色和有效管理。许多地方现有的社区服务项目不仅层次低,停留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层面,且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地区的社区服务,目前仍以自发的、零散的、盈利为目的者居多,甚至有的冒用社区服务业的名义从事无照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区服务的声誉;三是有的服务人员缺乏专业训练,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因此,社区服务要克服存在的问题,求得自我发展,要求质量上台阶,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必须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下岗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关注的大事。在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会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一个新渠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七城市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约有70%以上的家庭需要各种社区服务项目,累计可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可见,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这一广阔的就业空间,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岗位,对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居民在社区中能否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服务,能否融洽和睦、互助互爱,是考察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在社区中人人既是服务对象,又是服务主体,社区服务有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增强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抓住社区服务这个突破口,社区文明建设就能够得到社区居民的赞同、认可和参与,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国社区服务经过十余年发展,虽然在一些示范小区已初步形成系列,但离规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根据我国社区发展的状况,参照国外社区服务的实践,借鉴社区建设的理论成果,我认为,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应包括两大服务系统,十大服务系列。

一是面向特殊群体,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社区服务体系。它可以区分为老年人服务系列、残疾人服务系列、优抚对象服务系列、精神病患者服务系列和特困家庭服务系列等。

社区老年人服务是指基层社区组织和个人针对本社区老年人的特殊服务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服务。老年人服务在社区服务中最具发展潜力。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7%,到2000年将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四二一”家庭的增多,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的比例上升,老年人的照料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让老人住在家里,由社区老人服务中心把系列化的服务送到家中,实现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佳养老方式。

社区残疾人服务是社区组织和个人根据本社区残疾人的特殊服务需求而提供的各项服务。残疾人服务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尚有6000多万残疾人需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社区优抚对象服务是基层社区组织和个人在国家倡导下,依托居委会,对本社区现役军人家属、烈属、因公伤残军人和离退休军队干部等提供的优待服务。

社区精神病患者服务是社区组织和个人针对本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服务需求而提供的人道主义关怀与服务。精神病患者大多需要住院治疗,专人照顾,但其中一部分人在未发病的间歇期间也能独立活动并维持大致正常的生活。

社区特困家庭服务是指基层社区组织和个人针对本社区特困家庭的实际生活困难而提供的多项服务,包括对贫困户、鳏寡孤独家庭的定期救济和服务;对因下岗造成的新的特困家庭的送温暖活动、优惠购买生活必需品、优先安排就业、免费实施再就业培训等。

二是面向全体居民,带有便民利民性质的社区服务体系。它包括:

社区一般家居生活服务,即基层社区组织和个人针对本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不方便以及对家务劳动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而开展的各项服务活动。它是目前具有市场开拓前景的服务业,包括生活服务和家务劳动两大部分。

社区少年儿童服务,即由社区组织和个人为解决本社区双职工家庭无暇照顾子女的实际困难而开展的多种服务活动。

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即由基层社区组织和个人为使本社区居民有一个整洁优美、安定的生活环境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即基层社区组织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方便本社区居民获得基本的预防、保健和医疗条件而开展的服务活动。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既可改变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吃不饱”的状况,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又可方便群众、贴近群众,使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宗旨得到较好体现。

社区文化生活服务,即由基层社区组织和个人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高层次需求,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社区资源而开展的各种服务活动,具体包括文化、教育、科普、咨询、培训、体育、娱乐、健身服务等。

上述两大服务体系所包括的服务系列和服务项目纵横交织,形成网络。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参照序列。各社区应依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开发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若干服务系列与服务项目,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实现社区服务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全方位的方向拓展。

如何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条件,包括党和政府的领导,社区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当前,要促进社区服务的顺利发展,主要应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理顺社区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管理体制不顺畅,是造成目前社区服务难以规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具体表现为:名义上归街道办事处领导的社区服务,在实际运作中,仍不得不靠上级政府部门来推动实施,因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街道有心协调,但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作保证;随着政府管理重心的下移,企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剥离,作为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迅速膨胀,无力实施社区服务。

二、理顺社区服务管理体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服务领导协调机构。这一机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挂帅,由政府各主管部门派出机构的负责人、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以及居民代表组成,负责对社区进行决策、指导、规划、协调和管理。同时,明确划分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参与社区服务的职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确保社区服务有章可循,落在实处。第二,培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社区服务组织,诸如物业公司、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各种专业服务组织等,将原本由街道办事处承担的社区服务职能按不同系列分别转交它们承担。这样,就能大大加快社区服务的社会化进程,使街道干部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抓社区服务的宏观协调与管理。第三,规范居委会社区服务的职能。居委会作为社区内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本社区居民开展自助、互助性社区服务活动;设立一些小型便民利民服务点,对专业化服务未能涵盖的死角起拾遗补缺作用;监督检查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及时向社区服务领导协调机构反映情况等。

三、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首先,提高社区专职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支正规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其次,开发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形成一支兼职社区服务队伍。还必须倡导居民间的互助服务,形成一支非正规的社会支持网络。所谓非正规的社会支持,主要指亲戚、朋友和邻里互助小组为求助者提供的技术上或心理上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属于志愿性质。

此外,还要多渠道获取社区服务资金。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要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社区服务业自身创造的利润。三是辖区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支持。四是政策扶持。即政府通过制定财政、税收、城建等具体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业逐步迈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